自訂同意偏好設定

我們使用 Cookie 來幫助您高效導航並執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以下每個同意類別中找到所有 Cookie 的詳細資訊。

被歸類為「必要」的 Cookie 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因為它們對於啟用網站的基本功能至關重要。

我們也使用第三方 Cookie 來幫助我們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網站,儲存您的偏好設定,並提供與您相關的內容和廣告。這些 Cookie 只有在獲得您的事先同意後才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

您可以選擇啟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您的瀏覽體驗。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酒類衛生標準為什麼這樣訂?

酒類衛生標準 為什麼這樣訂?

行政院衛生署發布的酒類安全衛生標準中,要求的檢測項目包含甲醇、乙醇、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著色劑(葉黃素)、二氧化硫的含量,但酒精的主要成分不是乙醇 (Ethanol) 嗎?為什麼還要檢驗甲醇?還有其他的檢驗項目,為什麼要這樣驗呢?

 

你知道一般的酒中也含甲醇嗎?

提到甲醇是否讓你想到假酒,那是因為不肖商人常使用便宜的工業酒精來冒充食用酒精,而工業用酒精也就是甲醇 (Methanol),當然假酒的製作手段不只是使用工業酒精而已,還有將次級真酒倒進舊酒瓶等不同的操作模式。

回到甲醇,首先甲醇本身並不具毒性,但是,食用甲醇超過 4 公克就可能出現中毒症狀,是因為甲醇進入人體後會代謝為甲醛 (Formaldehyde),很快的會再代謝為甲酸 (Formic acid),雖然甲醛毒性比甲酸大,但因為存在時間短,因此對人體最主要的影響是甲酸,甲酸代謝緩慢會在身體中累積,造成代謝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雖然酒精的主成分是乙醇,但在釀酒發酵過程中,會自然產生微量的甲醇,這樣的濃度對人體是不具危害性的,在專業酒廠中,甲醇可透過技術去除的,但微量的甲醇可以增加酒的風味、色澤和香氣,因此市面上的酒商並未追求零甲醇,但對於私釀酒來說,缺乏標準的品質控管過程,較容易有含量上的顧慮,尤其對於私釀酒的製作者來說,大部分並不知道釀酒的過程中會產生甲醇。

 

酒類中用了什麼食品添加物?分別的作用?

酒、醋、鹽、糖,是廣義的天然防腐劑,高濃度的酒甚至有殺菌消毒的效果,你或許也曾在古裝劇中,看過用酒來消毒器械或傷口的畫面,而且酒不是越陳越香?為什麼酒類安全衛生標準會規範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

酒類衛生標準的規範,防腐劑的部份主要是針對「以水果為原料之酒類」和「酒精含量 18% 以下之食用酒類」來進行規範,因水果酒以水果果實或果汁為主要原料,這樣的原料中富含了糖,是微生物生長的優質環境,而在酒精含量不高的情況下,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去進行微生物汙染控制,且在製酒實務上,部分酒精含量高於 15% 之榖類釀造酒,會自然產生微量苯甲酸。

 

添加在酒類中的防腐劑對人體的影響?

上述提到的苯甲酸與己二烯酸可抑制細菌、酵母菌及黴菌的代謝與生長,經科學研究,在適量的攝入下,人體都可以代謝分解,對人體的毒性不高。

苯甲酸 (Benzoic Acid) 又稱安息香酸,進入人體後會被快速吸收,在肝臟中和甘胺酸形成馬尿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代謝的速度很快,大約 9-15 小時完成,在適量的食用下,動物實驗中並未顯示苯甲酸會造成慢性毒,但如果高劑量攝入苯甲酸 1~1.5 g/kg/day 會產生胃痛、噁心和嘔吐,小孩高劑量攝入 200~300 mg/kg/day 會引發乳酸中毒。

己二烯酸 (Sorbic acid) 又稱山梨酸,己二烯酸是脂肪酸的一種,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營養會議系列報告 (FAO nutrition meetings report series) 指出 85% 的己二烯酸會以二氧化碳形式排出人體,0.4% 存在糞便,2% 以二氧化碳與尿素形式由尿液中排除,高劑量攝入 2 g/kg 己二烯酸可能造成腸阻塞。

要注意其他食用酒精不得添加己二烯酸及苯甲酸,己二烯酸與苯甲酸有特定的規範範圍,以水果為原料之酒類,己二烯酸的限量標準是每公升 0.2 g 以下;酒精含量 18% 以下之食用酒類,苯甲酸的限量標準是每公升 0.4 g 以下,但經證明屬製程中自然產生、原料天然存在或轉帶的殘留量有彈性空間。

部分摘錄自: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食藥署健康風險評估資料專區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酒中為何含有二氧化硫?

另一個在酒類衛生標準中的食品添加物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許多的功用,可作為漂白劑及抗氧化劑,具有防止褐變及防腐殺菌效用,在酒類的製程中,常被用於葡萄酒容器消毒殺菌及釀酒用葡萄之前處理,以進行微生物汙染控制,並能穩定酒的品質。

上述所提的都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在適量且正常飲用下,不致危害人體健康。

延伸閱讀:看完整的酒類安全衛生標準

 

二氧化硫小知識

二氧化硫、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偏亞硫酸氫鈉、偏亞硫酸氫鉀、亞硫酸鈣、亞硫酸氫鈣和亞硫酸氫鉀,因為攝食後的作用機制相似,歐盟將這些食品添加物同歸納為「亞硫酸鹽類」

一般來說,人吃下亞硫酸鹽後,在體內經由亞硫酸鹽氧化酶的催化作用會轉變為硫酸鹽,再隨尿液排出體外,不會蓄積在人體內,在適量食用下,是不用過度擔心這些添加物的。

延伸閱讀:食品添加物增列二氧化硫爭議,危害因子、限量標準介紹

 

酒中的著色劑

由於酒類的生產大多採取批次量產,成品的顏色會受原料品質、存放的環境&時間等因素影響,因此為了銷售需求,透過著色劑來調整顏色,葉黃素是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性高。

 

酒類需要檢驗的項目

行政院衛生署發布的酒類安全衛生標準中,要求的檢測項目包含甲醇、乙醇、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著色劑(葉黃素)、二氧化硫的含量。

而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的規範,進口酒類一般申請查驗案件,依下表所列項目實施查驗;但如果因國內外資訊,認為有其他衛生安全疑慮者,查驗項目不受下表限制:

進口酒品種類查驗項目
啤酒類二氧化硫
水果釀造酒類葡萄酒二氧化硫
其他水果酒甲醇、二氧化硫
穀類釀造酒類甲醇、鉛、二氧化硫
其他釀造酒類甲醇、鉛、二氧化硫
蒸餾酒類葡萄白蘭地甲醇
威士忌甲醇
白酒甲醇、鉛
米酒甲醇、鉛、二氧化硫
其他蒸餾酒甲醇
再製酒類甲醇、鉛
料理酒類甲醇、鉛、二氧化硫
食用酒精甲醇、鉛、硫酸試驗色度、氧化時間、固形物含量、氰化物(以木薯為原料者)
其他酒類甲醇、鉛、二氧化硫

 

台美檢驗 財政部國庫署認可之菸酒衛生檢驗實驗室

依據「菸酒管理法施行細則第 17 條」及財政部 2014 年 12 月 23 日「台財庫字第 10303781860 號」公告規定,財政部國庫署委託 TAF 舉辦「菸酒衛生標準實驗室認證服務計畫」,台美檢驗符合實驗室認證規範與財政部規定之標準檢驗方法,取得酒類檢驗認證資格,成為財政部國庫署認可之菸酒衛生檢驗實驗室。

認證項目:鉛含量、甲醇、乙醇、苯甲酸及己二烯酸、二氧化硫、葉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