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同意偏好設定

我們使用 Cookie 來幫助您高效導航並執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以下每個同意類別中找到所有 Cookie 的詳細資訊。

被歸類為「必要」的 Cookie 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因為它們對於啟用網站的基本功能至關重要。

我們也使用第三方 Cookie 來幫助我們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網站,儲存您的偏好設定,並提供與您相關的內容和廣告。這些 Cookie 只有在獲得您的事先同意後才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

您可以選擇啟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您的瀏覽體驗。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塑化劑 DEHP 檢驗分析管理及規範,常見9項檢測服務

塑化劑特性與簡介

塑化劑(plasticizers)又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可以改變材料成形時的物理性質,可使材料更柔軟,易於加工,或使得成品柔軟、易於彎曲、摺疊,由於它具有溶劑跟增溶劑的特性,也被使用於日常用品中,塑化劑添加的產品包含了塑膠、混凝土、牆版泥灰、水泥與石膏等,但不可添加在食品中

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種,但使用的最普遍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如 DBP、DEHP、DINP、DIDP、BBP 及 DNOP 等。

 

起雲劑特性與作用

起雲劑 (clouding agent) 又稱混濁劑、乳濁劑或增濁劑,通常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植物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製成,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幫助食品乳化穩定,避免產生沉澱或油水分離,並可增加白霧感及濃稠感,常使用於運動飲料、非天然果汁及果凍、果醬、濃糖果漿、優酪乳粉末等食品中,食品標示中的安定劑、乳化劑,都是起雲劑的類似物。

合法的起雲劑中不會使用塑化劑,而塑化劑因成本較低,有不肖廠商為節省成本,以塑化劑取代起雲劑,而有 2011 年的塑化劑事件。

 

2011 年「起雲劑中惡意添加塑化劑事件」

2011 年 4 月,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TFDA) 在辦理「偽劣假藥聯合取締」計畫時,監測「益生菌粉末」發現含有塑化劑 DEHP,經 TFDA 抽絲剝繭調查後,揭開食品加工黑幕,昱伸香料公司違法將塑化劑 DEHP 加入起雲劑,後檢調發現,昱伸違法行為超過 15 年,共售出 102 公噸的起雲劑與香料醬給下游 17 家業者,涉及食品業者共 387 家,可能受污染產品 831 項,主要品項有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末等,另也查緝出賓漢香料亦有不法情事,涉及食品業者共 43 家。

2011 年 5 月 28 日食藥署公告塑化劑 汙染食品之處理原則:「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狀之型態」等五大類食品,使用起雲劑者,應提出安全證明。

這起食安事件,透過媒體報導,讓消費者驚覺除了問題食品外,原來塑化劑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而開始重視塑化劑議題。

 

奶瓶塑化劑檢驗

生活中的塑化劑

因為塑化劑用途廣泛,除運用在塑膠工業中,也使用在其他產品上,包含食品包裝、食品容器、消費性產品、醫藥產品、建築材料、運輸工具材料等。

常見使用塑化劑產品:

    • 塑膠製品:被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吸管、保鮮膜、塑膠袋、塑膠拼接地板等。
    • 美粧製品:被用做定香劑,如添加入保養品、化粧品、香水、頭髮噴霧劑、指甲油、口紅、體香劑、洗髮乳、香皂等。
    • 醫藥產品:用於藥品與保健食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醫療器材(手套、點滴袋、血袋)等。
    • 其他類別:壁紙、管線、電纜、電線、3C 產品塑膠外殼、汽車坐椅、椅套、衣服、人工皮革等。

 

無所不在的塑化劑

雖塑化劑不得添加在食品中,但因塑化劑用途多元,已存在環境中,故排除不當添加外,生活中可能透過飲水、食物鏈及空氣接觸或呼吸進入人體,其中食入為最主要管道,以食品為例,食品中所含的微量塑化劑,多源自原料遭受環境汙染,或於生產、加工、儲存及運輸過程中,透過儀器設備、包裝或容器等游離溶出,而間接汙染。

依據多國研究及國內的相關調查,各國可容忍之 60 公斤成人每日攝取量範圍為 1.2~8.4 mg,台灣每日自食物攝入 DEHP 的量推估約為 1.029 mg。

常見種類之塑化劑 每人每日耐受量表

簡稱中文名稱英文名稱每人每日耐受量
mg/kg bw/day
DEHP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Bis (2-ethylhexyl) phthalate0.05
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0.01
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0.15
B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0.5
DIDP鄰苯二甲酸二異葵酯Di-isodecyl phthalate0.15

資料來源: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

 

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

DEHP具有環境荷爾蒙的特性,WHO 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 (IARC) 已將 鄰苯二甲酸酯類 塑化劑中的 DEHP 歸類為第 2B 級人類致癌因子。

若長期呼吸、食入、飲用或皮膚接觸塑化劑超過每人每日耐受量,對人體可能造成影響,但除此之外,劑量的多寡、暴露時間的長短、暴露的途徑或過程等多種因素,皆有不定程度之影響。

在動物實驗方面,DEHP 會改變大鼠的性分化、對睪丸產生副作用、影響性器官的發育和精子的產量,且有劑量反應關係,相關研究資料可參照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

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塑化劑 (DEHP) 生殖毒性之動物實驗文獻彙整食安相關之塑化劑研究

 

塑化劑與癌症的關係

塑化劑事件發生後,相關政府部門及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共同規劃「塑化劑等環境毒素對健康危害之防治」研究計畫,藉由長時間的世代追蹤研究,初步結果顯示,經多變項調整分析後證實,初經年齡與塑化劑代謝物 MEHP 與發生乳癌風險有關。

資料來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台美檢驗為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告之塑化劑檢測實驗室

台美檢驗創辦人兼董事長 蔡文城博士指出,會發生影響如此廣泛的食品安全事件,問題在於原物料調配者對化學知識的缺乏,以及相關食品上游供應商對原物料的管制鬆散。他強調,大部分的食品公司都有錯誤印象,認為檢測設備昂貴,不符成本,因而不願自行投入檢測的工作。實際上食品廠商能以較簡單、便利的篩檢工具先自行大量測試,如黃麴毒素試紙、試劑套組等,利用這樣的快速篩檢,可以先找到可能有問題的產品,之後再送至專業檢驗單位進行更精準的檢測。

台美檢驗是國內唯一橫跨醫學、化學及生物相關領域的檢驗科技公司,昰食藥署首波公佈全國三家 DEHP 塑化劑檢測公正實驗室之一,台美檢驗成立短短十五年,除了榮獲食藥署 (TFDA)、環保署 (EPA) 與疾管局 (CDC) 公告為認證實驗室,也是全台灣唯一同時符合 ISO 17025、ISO 15189 及 ISO 17043 國際標準認證的實驗室。

有別於單純檢測,台美更專注於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依據客戶的需求,我們能派專員至企業工廠或營運單位,找出問題所在,協助客戶改善提升產品品質,我們期許自己成為社會大眾的安全守門員,同時以公正第三方檢驗機構的角色來協助各大業者。

 

瓶裝飲料塑化劑檢驗

塑化劑的管理

引發食安事件的 DEHP 等 9 種塑化劑,由於毒理特性明確,環保署早已公告列管為第一類及第二類毒化物,其他目前已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的 17 種塑化劑,環保署將依國際發展趨勢,持續檢討是否提升管制種類。

9 種塑化劑:DEHP、DNOP、BBP、DINP、DIDP、DEP、DIBP、DMP、DBP

 

塑化劑相關法規

食品包裝容器,法源依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而食品中塑化劑則參照「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台美檢驗整理相關重點:

PAEs限制用途塑膠材料中最大限值SML
(mg/kg)
DEHP接觸非脂肪類食物之重複使用材料的塑化劑0. 1%1.5
DBP0.00050. 3
BBzP
  1. 重複使用材料中的塑化劑。
  2. 接觸非脂肪類食物之單次使用材料的塑化劑,91/321/EC指令之嬰幼兒配方及96/5/EC指令之嬰幼兒加工榖物食品除外。
0. 1%30
DINP0. 1%9
DIDP0. 1%9
DNOP+DNDP----5

 

產品類別DEHPDBPDINPBBPDIDP
飲料10.53103
嬰幼兒食品嬰兒奶粉0.50.11.551.5
嬰兒輔助食品0.50.11.551.5
益生菌粉末10.23103
維生素10.23103
膠囊、錠狀食品50.69309
油脂類30.69309
主食類米麵製品10.33103
甜點及其他加工食品319309

資料來源: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

 

台美檢驗 塑化劑常見檢驗套組

  • 塑化劑 9 項檢驗 (9P)

鄰苯二甲酸丁基苯酯 (BBP)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 (DEHP)
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DNOP)
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 (DINP)
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 (DIDP)
鄰苯二甲酸 二甲酯 (DMP)
鄰苯二甲酸 二已酯 (DEP)
鄰苯二甲酸 二異丁酯 (DIBP)

 

塑化劑污染食品之處理原則之 Q&A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100.08.01 更新)

Q1. 什麼是「塑化劑」?
  1. 塑化劑並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2. 塑化劑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其添加對像包含了塑膠、混凝土、牆版泥灰、水泥與石膏等等。
  3. 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種,但使用的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例如 DBP、DEHP、DINP、DIDP、BBP及DNOP等。
Q2. 常見的塑化劑之毒性為何?

判斷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 (WHO)-癌症研究中心 (IARC),2011 年 五 月最新資料;
歐盟 2008 年 DEHP 等塑化劑之風險評估報告;
歐洲食品安全局;
美國環保署危害物整合性風險資料庫;
*日本東京都立研究所「內分泌干擾物質 ( 67種 ) 彙編」

名稱用途致癌性生殖毒性*內分泌干擾物質 (環境荷爾蒙)
DEHP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2-乙基己基)酯
食品包裝
醫療器材
建築材料
塑化劑
對動物有
WHO-IARC: 2B
動物:有人類:研究中
BBP
Butyl benz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酯
建築材料(含PVC)
人造皮革
汽車內飾
塑化劑
對動物有
WHO-IARC: 3
動物:有 人類:研究中
DBP
Di-n-bu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丁酯
食品包裝
乳膠黏合劑
溶劑
無足夠科學證據證明
WHO-IARC:無
動物:有
人類:研究中
DINP
Diisonon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異壬酯
鞋底
建築材料
塑化劑
對動物有
WHO-IARC:無
動物:不明顯 人類:研究中不是
DIDP
Diisodec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異癸酯
電纜線
膠鞋
地毯黏膠
橡膠襯墊
無足夠科學證據證明
WHO-IARC:無
動物:不明顯 人類:研究中不是
DnOP
Dioc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辛酯
地板膠
聚乙烯磁磚
帆布
塑化劑
無足夠科學證據證明 WHO-IARC:無動物:不明顯 人類:研究中不是
DIBP
Di-isobut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異丁酯
油漆
紙漿
紙板
接著劑
塑化劑 黏度調整劑
無足夠科學證據證明 WHO-IARC:無動物:不明顯 人類:研究中不是
DEP
Dieth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已酯
溶劑
護理用品
油墨
無足夠科學證據證明
WHO-IARC:無
動物:有 人類:研究中
DMP
Dimethyl phthalate
鄰苯二甲酸 二甲酯
溶劑
個人衛生用品
護理用品
油墨
無足夠科學證據證明 WHO-IARC:無動物:不明顯 人類:研究中不是
Q3. 什麼是「環境荷爾蒙」?
  1. 環境荷爾蒙泛指「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
  2. 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後,透過食物鏈再回到我們身體(或其他生物體內),它可以模擬體內的天然荷爾蒙,干擾荷爾蒙作用,進而影響身體內的最基本的生理調節機能,又環境荷爾蒙化學污染物可經由母乳傳給下一代,因此環境荷爾蒙可能會影響生物體的生殖機能與發育。
Q4. 為什麼我們會吃到塑化劑? 體內會有塑化劑?

1. 因為塑化劑用途廣,對環境造成不小的污染,通常透過飲水、食物鏈及空氣接觸或呼吸進入人體,其中又以食入為主,例如:

(1) 在剛漆完油漆的房間或是最近才裝好地板的屋子,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含有更多的 DEHP。
(2) 當應用塑膠容器或包材 ( 尤其是 PVC 類 ) 儲存食物時,DEHP 會微量溶出殘留在食物中;所以,平時國內、外對市售食品中塑化劑殘留量的調查結果,均可發現 DEHP 等塑化劑的蹤影,DEHP 的殘留量,在每毫升茶飲料中約為 2.0×10-6~4.8×10-6 毫克、每毫升植物油則約為 8.35×10-4~2.387×10-3 毫克,而國外針對乳製品所作之調查結果,乳酪(起士)中 DEHP 的殘留量約為 3×10-4~5.5×10-3 毫克,這樣的結果即代表著:

A. 不管是水性的茶飲料或油性的植物油等食物,在貯存過程中,塑化劑均會微量從塑膠容器釋出。
B. 因為植物油與塑化劑皆是油性物質,故導致塑化劑的溶出量會較一般非油性食物高。
C. 此外,由於乳酪的原料是牛奶,除了含油脂外,亦經加工過程層層濃縮,所以會有較高的殘留量。

2. 依據英國、美國、瑞典、加拿大、日本、韓國及我國的相關研究與調查結果,顯示透過飲食而攝入 DEHP 之情形普遍存在,各國可容忍之 60 公斤成人每日攝取量範圍為 1.2~8.4 毫克。

3. 根據調查國人每日自食物攝入 DEHP 的量推估約為 1.029 mg。

Q5. 經由飲食進入人體的塑化劑會排出體外嗎? 多久才會排出?
  1. 會。
  2. 塑化劑 DEHP 代謝速度非常快,進入人體後於 12~24 小時內約有一半的 DEHP 及其代謝物會藉由尿液排出體外;大部份的 DEHP 及其代謝物會於 24~48 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
  3. 塑化劑 DINP 亦會被人體迅速代謝,72 小時內有 85% 由糞便中排出,其餘部分則由尿液排出。
  4. 在 48 小時內停止飲用含有 DEHP 之產品,體內 DEHP 濃度便會快速下降,因此不必過於擔憂。
Q6. 是不是吃過受 DEHP 污染的食品或飲料,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長期吃超過每日可容忍攝取量時,才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並說明如下:

1. 目前各國對 DEHP 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 (TDI) 上限範圍為 0.02~0.14 毫克/公斤,以 60 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量上限為 1.2~8.4 毫克;亦即每天吃進的 DEHP 含量在上限範圍內時,就算吃一生對身體都不會造成影響。

2. 雖然長期吃超過此劑量時,對人體有可能會造成影響,但仍有許多因素決定是否會引起有害的健康效應,及影響健康效應的方式和嚴重性;這些因素包括:

(1) 劑量的多寡。
(2) 暴露期間的長短。
(3) 暴露的途徑或過程(呼吸、食入、飲用或皮膚接觸)。
(4) 混合其他化學物質的暴露。
(5) 還有個人的特異性,如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家族特徵、生活型態和健康狀態等都有相關。

Q7. 曾食用或飲用受塑化劑 DEHP 污染的食物,對人體影響為何? 會不會影響生殖功能?
  1. 根據相關文獻顯示,自從 DEHP 開始使用 40 年以來,發現有許多對人體可能之影響,例如:男性陰莖短小、隱睪症、女性性早熟 ( 一般指小於 8 歲的女生 )。
  2. 但是以上研究皆未顯示多少血中濃度的 DEHP 或累計多久時間的使用會造成傷害,所以大家不用為此過度驚慌。
Q8. 曾食用或飲用受塑化劑 DEHP 污染的食物,會不會引起癌症?

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 DEHP 會導致人類罹患癌症,因為:

  1. 依據文獻報告,到目前為止並無針對人體作 DEHP 的致癌風險研究,雖有動物實驗的結果,但是否可以引用到人體,值得懷疑。
  2. 在動物實驗方面,1980 年代曾有報告指出 DEHP 會引起動物肝癌,另外還有研究認為會引起白血病及其他腫瘤等,但是相關研究數據數量並不多,不足以作為評估依據。
  3. 而在老鼠罹患肝癌的研究上,研究人員指出,對於老鼠致癌機制中所需的 peroxisome,在人體身上並沒有,所以相關疾病不太會在人類身上發生。
Q9. 食用或飲用多少受塑化劑 DEHP 污染的食物才有危險性?

根據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評估,若依美國所做每日總攝取量 (TDI) 管制值每人每天每公斤 20 微克 (μg) 的標準,推估:

  1. 每週一瓶並不會增加風險。
  2. 若成人長期每天喝一瓶受污染的飲料(DEHP濃度 12ppm,每一瓶 350 毫升),將來可能發生生殖功能異常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3. 因此,除非長期且每日飲用遭污染的飲料或果汁,導致 DEHP 每日之攝取量超過 TDI 限值,否則應該不致對人體產生健康上之傷害。
Q10. 懷孕的我需不需要去接受特別產檢呢?

產檢不易看出胎兒有無生殖系統影響,可藉由新生兒出生後仔細檢查,但塑化劑 DEHP 在停用後會迅速排出體外,孕婦不需太過擔心,只需定期作產檢、遠離塑化劑、心情上保持愉悅即可,如有相關疑慮,可以與您的產檢醫師討論。

Q11. 小孩吃了含有塑化劑的食品怎麼辦? 我需不需要特別帶小孩去接受血液、尿液檢驗?
  1. 目前血液、尿液檢驗,並沒有相關文獻數據,以供判讀塑化劑對人體的影響。
  2. 因此兒科醫學會並不建議進行血液尿液的例行性檢查,重要的是兒童飲食應均衡,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果、白開水及湯品等有助於排泄,不用刻意長期補充保健食品。

 

 

補充資料 塑膠分類及編號

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

1 號: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俗稱寶特瓶
2 號: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3 號: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
4 號:低密度聚乙烯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
5 號: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6 號: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若是發泡聚苯乙烯即為俗稱之「保麗龍」
7 號:其他類(OTHERS),如包括美耐皿、ABS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壓克力)、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等

資料來源: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 recycle.ep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