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同意偏好設定

我們使用 Cookie 來幫助您高效導航並執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以下每個同意類別中找到所有 Cookie 的詳細資訊。

被歸類為「必要」的 Cookie 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因為它們對於啟用網站的基本功能至關重要。

我們也使用第三方 Cookie 來幫助我們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網站,儲存您的偏好設定,並提供與您相關的內容和廣告。這些 Cookie 只有在獲得您的事先同意後才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

您可以選擇啟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您的瀏覽體驗。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O157 型大腸桿菌 (E. coli O157:H7) 之介紹和檢驗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Enterohaemorrhagic E. coli, EHEC)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 為腹瀉性大腸桿菌群之一,但引起的症狀較為嚴重,EHEC 會產生類志賀氏菌毒素 (shiga-like toxin) 稱之為 verotoxin (因可引起 vero 細胞株之細胞發生病變而得名)。

EHEC 有二種 verotoxin,一與赤痢志賀氏菌 (Shigella dysenteriae) 之毒素相似,僅在毒素 A 單位有一氨基酸不同;另一與志賀氏菌毒素有 60% 之同質性。這兩個毒素均抑制蛋白質生成,藉由抑制 60 S 的核醣體,此菌與小腸上皮細胞結合,並利用毒素使其脫落。

Under a high magnification of 10961x, this coloriz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EM) image depicted a number of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of the strain O157:H7.
Photo Credit: CDC/Janice Haney Carr

 

大腸桿菌 O157: H7

此腹瀉為出血性;EHEC 之潛伏期約 3~5 天(範圍 1~8 天),EHEC 引起之病徵從溫和無併發症之腹瀉至出血性腸炎 (hemorrhagic colitis),並有嚴重腹痛、血便及些微或無發燒。在成人之感染常為自限性,病程約 5~8 天。EHEC 感染病人約 2~7% 可引起出血性尿毒症候群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s, HUS ),症狀為急性腎衰竭、血小板減少 (thrombocytopenia)、微血管病變、溶血性貧血,因為腎衰竭而造成尿毒,亦與 EHEC 有關。血清分型無多大用處,但約有 50% 以上之 EHEC 屬於 O157:H7;在年齡小於 4 歲孩童罹患急性腎衰竭的病因中,O157:H7 的感染佔第一位,其致死率約 3~10%。

每年炎熱季節較易流行 EHEC 之感染,常好發於五歲以下之孩童,此菌之地方性或流行性疾病與食用未煮熟之碎牛肉(速食店的漢堡餐)或牛肉製品以及未經巴斯德滅菌之牛奶有關,所以懷疑牛隻可能為 EHEC 的儲備宿主 (reservoir)。

 

O157 型大腸桿菌 (E. coli O157:H7) 的感染事件

近 20 年來,O157 型大腸桿菌 (E. coli O157:H7) 的感染以北美洲、歐洲、南非、日本、南美洲南部及澳洲較嚴重。1982 年美國數州爆發因食用漢堡造成出血性結腸炎流行;1986 年加拿大發生飲用受污染牛奶而引起的中毒案;1990 年日本琦玉縣發生因井水遭污染而造成集體感染,319 名感染,2 人死亡;1992 年麻州發生蘋果遭含有該菌的牛糞污染,不少人飲用蘋果汁中毒;同年,有人在受污染的水中游泳而感染,隔年的南非也出現類似事件;1993年,美國某知名漢堡連鎖站因牛肉餡遭污染且未完全煮熟,爆發跨越數州的流行,業者緊急品收 25 萬個漢堡,仍有 4 名兒童不治。

1996 年是 O157 型大腸桿菌最猖獗的一年。美國發生數起因飲用未經巴氏殺菌的蘋果汁中毒,66 名感染,1 人死已;英國蘇格蘭發生食用受污染肉餅的集體感染事件,造成超過 400 人感染,20 人死亡;日本大阪地區起因於苜蓿芽的感染,約有一萬餘人受到感染,死亡 13 人。

直到 2000 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因公共用水供應系統遭到污染,導致 1,400 多人感染,6 人死亡;同年 7 月,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兩家知名連鎖餐廳疑因供應受到污染的肉品,致使 62 人感染,1 人死亡。台灣於 2001 年亦曾發現O157 型首例感染病例。

O157 型大腸桿菌可經由牛肉、牛奶、果汁甚至水源等多重管道感染,加上只須少量細菌(約 100 CFU)即可感染。唯有日常生活用水及游泳池水加氯消毒,水源避免污染,不生食牛肉並養成飯前洗手習慣,才能避免感染。

以上摘錄自 :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第 17 章 大腸桿菌 O157: H7 之檢驗

 

台美檢驗 食品檢驗服務

台美檢驗 (SuperLab) 是全國唯一橫跨醫學、化學及生物相關領域的第三方公正檢驗機構,實驗室同時符合 ISO/IEC 17025、ISO/IEC 15189、ISO/IEC 17043 及 OECD GLP 等國際標準認證,其檢驗報告可與亞太實驗室認證聯盟 (APLAC MRA) 相互認可,與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 (ILAC MRA) 接軌。

常見食品檢驗項目:微生物、重金屬、添加物、食品摻偽、農藥殘留、成分分析、動物用藥、營養標示等,可因應客戶需求,提供食品營養標示換算、食品標示審查、查驗登記等服務,協助您的產品符合國內外法規,歡迎來電或線上洽詢。

食品微生物常見測項
  • 微生物 3 項:總生菌 + 大腸桿菌 + 大腸桿菌群
  • 微生物 2 項:大腸桿菌 + 大腸桿菌群
  • 微生物 2 項:黴菌酵母菌(總數計)
  • 金黃色葡萄球菌(定量):致病性菌不得檢出
  • 沙門氏菌(定性):致病性菌不得檢出
  • 李斯特菌(定性):致病性菌不得檢出
  • 肉毒桿菌:致病性菌不得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