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同意偏好設定

我們使用 Cookie 來幫助您高效導航並執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以下每個同意類別中找到所有 Cookie 的詳細資訊。

被歸類為「必要」的 Cookie 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因為它們對於啟用網站的基本功能至關重要。

我們也使用第三方 Cookie 來幫助我們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網站,儲存您的偏好設定,並提供與您相關的內容和廣告。這些 Cookie 只有在獲得您的事先同意後才會儲存在您的瀏覽器中。

您可以選擇啟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您的瀏覽體驗。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糞腸球菌屎腸球菌限制使用

細菌糞腸球菌檢驗

糞腸球菌、屎腸球菌新制重點

許多益生菌產品會添加「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作為食品原料,首先,這兩種菌並未列為禁用,只是限制使用,在未經確認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但業者若能提出菌株相關安全性資料,且完成申請作業程序,獲得許可後就可以做為食品原料使用。

民眾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的取得來源?最早科學家發現時,糞腸球菌是從糞便中分離出來的,屎腸球菌則是從腸道中分離,主要是因為人體腸道內存在著各種菌,可透過菌種分離和純化技術發現菌種,兩者也可能從環境中分離出來,但現在應用在原料上的「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大多都是透過實驗室培養而來。

 

為什麼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要限制使用?

簡單說:近年國際研究發現,這兩種菌帶有抗藥性基因,可能與醫院院內感染相關。

摘錄衛福部公告之限制原由:「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為腸球菌屬 (Enterococcus) 的主要菌種之一,過去曾被歸類為益生菌,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工作小組 (Joint FAO/WHO Working Group) 重新評估後,基於腸球菌菌株具有萬古黴素 (vancomycin) 之抗藥性,且部分具有抗萬古黴素抗藥性基因之腸球菌菌株與醫院院內感染相關,因此不建議再將腸球菌作為益生菌供人類使用。食藥署為使腸球菌之管理與國際接軌,更為保障民眾健康之考量,擬定預告草案,……限制「糞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不得再供為食品原料使用。」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預告和公告的相異處

衛福部於 2016 年 10 月首度預告「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不得作為食品原料,2017 年 5 月二度預告,若業者需使用這兩種菌株製作食品,應附上毒性試驗、菌株基本資料等,專案審查通過才可使用,原定是全面禁用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為食品原料,但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是體內菌總稱,業者反映並非所有的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都有抗藥性。

因此經討論及第二次預告後,2018 年 11 月 6 日正式定案,若業者能證明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沒有抗藥性等,經過申請公告後,得以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引用資料:聯合報新聞

 

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使用限制自 2019 年 7 月 1 日生效

原料『糞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之使用限制,自 2019 年 7 月 1 日生效,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十五條之一第二項,詳細項目如下:

一、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二、業者仍確有需求時,所應檢具之菌株相關安全性資料及申請作業程序。

  1. 菌株 (strain) 之基本資料(包含學名、來源及品系鑑定等)。
  2. 該菌株之詳細生產加工過程(包含其培養方式、條件及其安定性等)、品管及儲存方式、預計使用方式及用量。
  3. 安全性證明:基因毒性、九十天餵食毒性、致畸試驗、全基因體序列、毒力相關因子檢測、抗生素抗藥性檢測。
  4. 不具致病性證明等其他必要性資料。

相關資料送交衛福部提出申請並確認其食用安全,經公告後始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三、自中華民國 108.07.01 生效(以產品製造日期為準)。

資料來源:衛福部公告

 

台美檢驗提供安全性試驗服務

台美檢驗 (SuperLab) 擁有 GLP 實驗室配置完善儀器設備,取得 TAF OECD GLP(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與 TFDA GLP(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雙重認證,且特別設立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各項安全性試驗服務,包含基因毒性、九十天餵食毒性、致畸試驗等,歡迎線上或來電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