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毒理研究
台美檢驗之生態毒理研究範圍從水域至陸域,囊括三大類別,分別為微生物、無脊椎及脊椎動物。本研究為藉由檢測試驗物質對於環境中的動物群和植物群的影響,來瞭解對於生態危害的程度,如其中,生態系中較底層的生物「微生物」,也是整個食物生態鏈的基礎,若底層生物先受到影響,則會對於整體生態鏈造成嚴重的危害。
以水生生物毒性試驗為例,藻類為自然水域的初級生產者,是浮游動物、貝類的營養來源,藻類的數量會直接影響水環境生態及基礎生產力,台美利用羊角月牙藻進行試驗,羊角月牙藻為檢測毒性常用的水生生物之一,包括台灣環保署、美國環保署 (US E.P.A) 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所制定的生物毒性檢測方法皆使用羊角月牙藻作為測試生物。
除藻類外,台美生態毒理研究試驗範圍領先業界,可完整執行「台灣新化學物質標準登錄」生態毒理試驗 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之全面測試項目,並具有 「水域與陸生物之環境毒性試驗」、「生物降解性試驗」 等類別之 TAF OECD GLP 認證。
水生生物毒性試驗介紹
-
淡水藻及藍藻之生長抑制試驗
Freshwater Alga and Cyanobacteria, Growth Inhibition Test (OECD 201)
藻類為水環境中最基本之生產者。分析試驗物質是否會抑制藻類的生長狀況,並求得半數影響濃度 (EC50) 或無影響濃度 (NOEC),以評估試驗物質對藻類之毒性。
-
水蚤急性毒性試驗
Daphnia sp., Acute Immobilisation Test (OECD 202)
水蚤是水中生態系最為底層的消費者。將水蚤暴露在試驗物質中後,觀察是否會對水蚤產生活動抑制或死亡,並求得半數影響濃度 (EC50) 或無影響濃度 (NOEC),以評估試驗物質對水蚤之毒性。
-
魚類急性毒性試驗
Fish, Acute Toxicity Test (OECD 203)
魚類為水中生態系之最高級消費者,且和人類同為脊椎動物。將魚類暴露在試驗物質中後,觀察是否會對魚類造成死亡,並求得半致死濃度 (LC50),以評估試驗物質對魚類之毒性。
-
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試驗
Activated Sludge, Respiration Inhibition Test (OECD 209)
將試驗物質與活性污泥共同培養後,測量活性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的氧氣消耗速率,評估試驗物質是否具有毒性並影響好氧性微生物之呼吸作用。
於環境之宿命/分解性試驗介紹
-
快速生物降解(CO2產生)試驗
Ready Biodegradability Test (CO2 Evolution) (OECD 301 B)
將試驗物質與富含微生物的接種物共同培養,並測量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 CO2,以評估試驗物質在環境中可能的分解程度。
-
利用 HPLC 評估土壤及污泥中之吸附係數試驗
Estimation of the Adsorption Coefficient (Koc) on Soil and on Sewage Sludge using HPLC (OECD 121)
物質散佈到環境中後,依據特性的不同,分佈在水相及固相的比例也會不同。利用 HPLC 模擬一自然環境,測量通過管柱的滯留時間,以評估試驗物質是否易被吸附在土壤及污泥中。
-
水解作用 (pH) 試驗
Hydrolysis as a Function of pH (OECD 111)
試驗物質排放到水環境中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分解速率或代謝產物。本試驗為評估在不同溫度及 pH 值條件下,試驗物質的分解情形。
台灣新化學物質標準登錄-生態毒理試驗資訊
生態毒理試驗 |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第四級 |
---|---|---|---|---|
非脊椎動物(如水蚤)之短期毒性 | O | O | O | O |
對水生藻類及藍綠藻的毒性 | O | O | O | O |
快速生物降解:篩檢試驗 | O | O | O | O |
魚類之短期毒性 | O | O | O | |
水解作用 | O | O | O | |
對微生物的毒性 | O | O | O | |
吸附/脫附作用 | O | O | O | |
非脊椎動物(如水蚤)之長期毒性 | O | O | ||
魚類之長期毒性 | O | O | ||
對土壤中大生物體(節肢動物外)的毒性 | O | |||
對陸生植物的毒性 | O | |||
對土壤中微生物的毒性 | O | |||
水及底泥中生物降解:模擬試驗 | O | |||
土壤中生物降解 | O | |||
生物蓄積:水生生物/底泥 | O | |||
底泥毒性 | O |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