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創新,產學合作成功

台美檢驗科技把關健康,本土檢驗大翻身

民國 91 年一月台灣加入 WTO 後,無論食品、化粧品都需要嚴格認證,成立一家本土全面性的檢驗公司是當務之急。

由生物權威轉戰業界的台美檢驗科技,進駐陽明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產學合作精銳盡出,積極將商業學術化,提升了國內相關產業的品管技術,為民眾健康嚴格把關,讓本土檢驗一舉翻身。

當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時,每家廠商無不希望可以立刻取得驗證結果,以證明自家產品清白之身以求盡快上架,減少損失。此時,最忙碌的莫過於具檢驗資格的機構,台美檢驗枓技公司在一個月內檢驗了 10,000 件,而起初一兩周的高峰期,實驗室的同仁更是每天夜以繼日協助廠商做檢驗。

「由於這件事情關係到廠商是否能上架或出口,也關係民眾想知道哪些東西可以吃,都是很緊急而且影響深切,同仁們也覺得是責任,因此我們連颱風天也加班做檢驗。」台美檢驗科技公司董事長 蔡文城說。他記得廠商都還在門口站崗著急地等著檢驗結果,雖然加緊趕工,但秉持服務精神,台美並沒有多收廠商費用,他認為這是身為本上檢驗公司的義務,要對社會大眾有所貢獻。

台美科技是衛生署認可的三聚氰胺檢驗實驗室,由於平日就很注重檢驗研發上的努力,因此,事件爆發後的 2 天內、就由陽明大學 張勝祺教授整合了台美與陽明的資源,建立起檢驗平台,並且立即作業。

此事件可以說是商進駐育成中心的最合作典範。

生物權威業界新尖兵

台美檢驗科技公司是國內本土的檢驗商中的佼佼者,從 2001 年以來,逐漸建立了各項檢驗項目與專業,為全國性全方位微生物礆驗中心,並從事食品,藥品、環境、水質、獸醫、醫學、化粧品等之微生物專業檢驗。事實上,台美起初只有 6 名員工,透過陽明大學育成中心的輔導,逐漸發展至現今的將近 130 人的規模。

蔡文城是國內微生物學的權威,從學界錔入產業,也是有段因緣際會。「當時台灣即進入 WTO,可以想見產品認證檢驗的需求會擴大,當時政府也鼓勵學界與業界合作發展科技產業,鼓勱教授們的技術受到產業需求時,可以對外教學,當時台美希望我可以來此台作指導,就留職停薪來協助台美,退休後就任台美董事長的職位。」蔡文城說。台灣加入 WTO 也是他投身業界的主要原因,由於當時檢測業大多由外商公司壟斷,對於台灣廠商而言,檢驗上的成本很高,因此,常有廠商與陽明大學接洽希望可代為檢測,他在學校裡感受到這樣的需求,更覺得學術界有這樣的力量,應該要責無旁貸。

蔡文城不但長期從事教學究工作,還擔任過台北榮民醫院臨床生物科主任、陽明醫學院書館館長、陽明醫學院微生物學枓及生物免疫所教授、王任等許多管埋職務,有相當豐富的實驗室創立規劃經驗,這些經歷讓他進入產業界後,並沒有面對太大的轉型衝擊,加上「以前常當評審員,有很多接觸廠商的機會,很能體諒一般企業的運作與辛苫,也了解產業界以服務為導向的特性。」蔡文城認為,進入業界沒有代溝,唯有要時時提自己放下身段,他表示,「到商場上,最重要的是要放下身段,像我以前在學校做教學工作,是老師,也是指導者的角色,說話表達自然會比較直,到商場上難會帶有這樣的習慣,但是擔任公司負責人要懂得放下身段,才能面對各種類型客戶。」

by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編印。97 年 12 月。培育創新、牽成卓越 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育成成功案例輯。第78-87頁。

仰賴學術專業養分

台美檢驗成立不到半年就進駐了陽明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以階段性發展為主,希望可由育成中心的輔導協助,不但建立技術核心,更完成各項認證輔導,及建立動物實驗模式。多年來,微生物部分由蔡文城自己負責領導,化學部分則透過育成中心請化學分析資深教授張勝祺指導,取得 TAF 各化學試驗認證;此外,陽明大學生理所王錫崗教授產學合作,建立動物試驗模式,發揮健康食品功效評估應用,主要項目包含:醫材生物相容性試驗,保健食品、化粧品及中草藥、西藥檢驗(含安全性、安定性及功能性評估),保健食品研發及經銷,環境及水質檢驗(包括:退伍軍人菌檢驗,LD50 LC50:,亞急性毒性等動物實驗),接受藥妝字號、健康食品查驗登記之委託申請,臨床微生物(包括:TB)、獸醫、水產微生檢驗、無菌操作台效能測試、室內空氣品質檢測、飲水機檢測、防腐劑、中摻西及及五大營素檢測、化學分析以及接受各項微生有關的委託研究 (CRO) 及奈米產品殺菌測試服務,目前台美已取得 ISO 17025 ISO 15189 的國際標準。

陽明大學育成中心主要鎖定於生醫方面的廠商,希望能協助廠商達成「短期有獲利,長期有未來」的理想。進駐陽明育成中心期,台美獲益良多,「陽明會辦很多活動讓廠商參與,而像生技展、化粧品展等展覽,也會鼓勵進駐廠商參展,台美也會配合去參加,當陽明辦研討會時,也鼓勵我們協辦參與,這些活動中的收穫與體驗,都讓我們對市場與專業了解更多。此外,育成中心還會請財務管理、生技公司管理的專家來分享經驗,收穫很多。」蔡文城對於育成中心的協助一一道來。

陽明大學教授張勝祺指出,育成中心就像是個中介單位,他說,「如果廠商需要技術指導,不知道找哪位教授就可以請育成中心幫忙;或者想要哪位教授的技術協助也可以請育成中心,代為邀請。」育成中心的功能當然不只於此,除了在專業上協助外,在業轉介上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像是進駐廠商多屬新創企業,毫無知名度,但有研究需求的業者會向陽明大學這樣的學術機構求求助,此時,育成中心就會推薦進駐廠商。透過一次次的案子,協助進駐廠商漸漸建立品牌知名度,對於新手廠商而言,能進駐育成中心,等於取得了通往成功的門票。

by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編印。97 年 12 月。培育創新、牽成卓越 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育成成功案例輯。第78-87頁。

產學合作繳出漂亮成績單

不過要進入陽明育成中心,並不是簡單的事,不但審查嚴格,中途發現不符合原來的計畫,也會被要求退出。學校會組成三到五人的委員會,先看學恔方面有沒有專才可以輔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表示進駐沒有效益;如果有,則請廠商發表產品計畫,委員們會評估未來前景以及進駐後,是否可以獲得助益,如果沒有也會被婉拒,「最重要的是陽明創新育成中心希望進駐的公司要永續經營,而不是抱著炒短線的心態。」張勝祺指出。他也表示進駐不代表一定會成功,進駐育成中心是一個機會,但是要靠廠商自己的實力,才能成就一番佳績,「台美預估兩三年後,當技術成熟轉移,如果沒有更新的技術出現,應該就畢業退出育成中心。」蔡文城表示,他非常感謝在這幾年育成中心的幫助,讓台美可以成長茁壯。

翻開陽明大學育成中心與台美檢驗科技幾年的歷程紀錄,可以說成績斐然,從基本的借調對國內生技產業及檢驗服務界資深教授到業界,使得多項檢驗技術得以順利栘轉外;育成中心還定期提供各項市場調查、產業及醫界之最新資訊,讓台美檢驗可以依資訊研擬策略,特別是即時研發符合市場需要之檢驗服務方面,非常有幫助,在產學合作下產生的大部份檢驗服務均為首創,例如:利用分生技術診斷肺結核病及退伍軍人症等驗,此外,協助台美舉各項檢驗技術研習會、學術研討會,以及參與多項生技展覽會,藉由陽明大學育成中心的專業地位,提高台美檢驗的公司品牌能見度和知名度,更增加公司之營業額。

因此所帶來的擴散效應,更使台美的客戶對象大幅拓展到便利商、醫院、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等。而一般厰商難以維持的動物中心之設備與資源,也由陽明大學協助,讓台美在動物毒性試驗等項目上可以降低成本,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商業學術化擴大視野

台美的研發單位不但長期與學校教授進行產學合作,活用校內給予的資源並持續更新公司實驗室技術,及不斷擴增檢驗項目外,更與校內教授共同發表研究成果,這是十分難得的表現。

蔡文城提倡商業學術化的理念,秉持以往為人師的使命感,希望帶動整體產業的成長,所以可以看見台美在相關的學會、年會中發表詅文,蔡文城也將本身的專業寫成著作出版,教育台灣生技業品管人員專業技術,包括:藥品微生物學、化粧品微生物學,這些書籍幾乎是成為業界必讀的「聖經」。

「我希望商業學術化,所以發表文章,做研究;這樣公司內的技術人員才會有不同的接觸與視野,台美對於人才培育非常注重,任何相關演講研討會等,都會派他們出去上課,要持續進步就必須不斷接受新的東西。」蔡文城不吝將資源投人這方面,是因為看得更遠。他認為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停止成長,不到三、五年就會被淘汰。而他也念茲在茲要回饋社會,他說,「相對於外商檢驗公司,我必須提供台灣廠商更多的服務,我覺得我本人與台美都有社會責任,我們漸漸發展成本土最大的檢驗公司,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成長,也是受到社會的栽培,國家給我們經費與機會,因此,要做一些回饋」。

因此,可以發現蔡文城將教育這件事從課堂帶到了產業中,台美至今共舉辦 33 次研討會,平均每年 4 至 5 次,內容橫跨臨床、環境、藥品、化粧品等,對藥廠、化粧品廠及臨床生物檢驗室做品管技術的指導。台美也跟許多機關學校合作代訓人才,像是幫助外交部布吉納法索醫療團訓練感染科醫師及醫檢師。接受公、私立大學之生技相關系所學生的暑期實習,幫助學生提前認識產業界的作業型態,對於日後生涯的抉擇與經驗累積的幫助極大,而在公司具規模之後,台美也回饋大學獎學金及產學合作費用,可以說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表率。張勝祺表示很佩服台美除了營利之外還積極的想要回饋社會,這未嘗不是陽明大學育成中心的驕隞。

by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編印。97 年 12 月。培育創新、牽成卓越 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育成成功案例輯。第78-87頁。

以民眾健康為己任

關心民眾的健康也是種責任,因此,台美開始從事中草藥的檢驗,由於中草藥多來自中國大陸,牽涉產地、運輸等複雜因素,難以掌握來源與保證安全,而國人對於中草藥的仰賴極大,因此,蔡文城認為把十分重要,於是開始投入,並由張勝祺輔導下展開中草藥的檢驗認證。此外,也從事生物安全、負壓病房等相關的環境檢測,配合政府推動室內空氣品質政策,台美開始投入研究大型展場、百貨賣場等場所的空氣直接判讀儀器,拓展檢驗科技的範圍。

台美檢驗科技可以說是產學合作成功的範例,對於欲取得輔導的新創企業,張勝祺提出最中肯的建議:「育成中心的角色是補導,會不會成功全憑廠商本身的宗旨與目縹,是否走在時代前面,而進入育成中心後,更要努力做好相關的技術準備,如此當機會來臨時才可以充分發揮」。

本文出處: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編印。97 年 12 月。培育創新、牽成卓越 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育成成功案例輯。第78-87頁。